校内各单位:
根据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《关于开展2024年度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》(宛社科奖〔2025〕1 号),现将 2024 年度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参评成果范围
1.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, 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著作(以“第 1 版第 1次印刷”为准),C N刊物及以上公开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(含《卧龙论坛》),省以上新闻网站理论频道刊发的首创理论文章(不少于3000 字),市级以上报纸发表的理论文章(市级报纸不少于 8000 字, 省级以上报纸不少于3000 字),市厅级以上(含市厅级)领导 批示采用的调研报告。
2. 南阳市(含中央、省驻宛单位和解放军驻宛部门)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, 凡具备参评条件的均可参评。与外市工作人员合作的著作或文 章,由外市作者担任第一主编或第一作者的不能参评。在港澳台 和境外出版、发表的成果不能参评。
3.参评成果类型:专著、翻译论著、教科书、工具书、普 及读物、考古发掘报告、古籍整理、论文、调研报告等。在国内 用外文出版、发表的成果,论文需报全文的中文译文,著作需报 1 万字以上重要观点摘要中文译文。
4.参评成果署名:每项成果取前 6 名。期刊、报纸、调研 报告,以成果原件上的署名为准;著作必须是主编、副主编及前 言或后记中注明的主要撰稿人。
5.其他:已获往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成果,其新版本不能参评;已获得其他市厅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不能参评;论文 集、新闻报道、文艺创作成果不能参评;作者个人汇编以往公开 发表文章出版的著作,按论文集对待,不能参评;未正式发表或 出版的市级社科规划项目成果不能参评。
二、参评成果条件
1.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为 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,坚持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创新发 展哲学社会科学,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新时代展现新作 为,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巩固全市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。
2.坚持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,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,主题鲜明、逻辑严谨、文字准确,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,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。
3.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,应在本研究领域有所创新, 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。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,应对研究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所创见,特别是 对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古籍整理应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,在文献考订上有所发现。教科书、工具书应吸收和 反映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,对教学或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。普 及读物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、知识性和可读性,为广大读者所喜 闻乐见。翻译论著不仅要看其译文质量、出版后的效果,还要看 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。调研报告,要有采用机关的证明(证明要 具体说明采用后发挥的实际作用及获得的经济、社会效益情况) 和市厅级以上领导2024 年批示。
三、奖项设置、评奖标准及奖励办法
1.奖项设置
本次评奖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(根据需要设置特别荣 誉奖 )。
2.评奖标准
一等奖:在选题和内容上有重大创新,对某一学科的发展做 出较大贡献,提出新的重要观点或结论;对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有较大推动作用;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 实问题有较大贡献,特别是对市委、市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; 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,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。
二等奖:在选题和内容上有较大创新,对某学科或某领域的 发展做出贡献,提出新观点或新结论;对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有推动作用;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;在省 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,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。
三等奖:在选题和内容上有创新,能发展、完善原有理论或 提出新的观点;对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推动作 用;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;在全市学术界有影响,有 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。
3.奖励办法
对获奖者颁发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证书。
四、申报和初评要求
1.大中专院校向本单位申报;
2.由学校进行初评审核工作,按要求出具初评意见并加盖公章。校内各二级学院/(部)统一将相关材料于4月18日下班前上报教务科研部301室,申报表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(nygymjwkyb@163.com )。上报材料需提供:
(1)论文类:原件1本,复印件7份,复印件按照申报表、 期刊封面、目录、正文顺序装订;
(2)调研报告类:原件1份,复印件7份,复印件按照申报表、领导批示、采纳意见、正文顺序装订;
(3)著作类:原件7本,附一份申报表及书号检索核对单。
3. 每位作者只能申报1项;集体项目、不是第一作者的, 可另报1项。凡申报成果无原件以及申报表上无初评单位意见和印章,不予受理。
4. 初评应详细审阅原作,严把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学术导向, 著作类成果务必进行网上检索核对书号并打印,同时也必须以 2024年度“第1版第1次印刷”为准,严格按照参评成果条件推选出参评成果,提出初评等级意见。
5. 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。
6. 成果原件自评奖结果公布之日起一周内集中退还。
7. 成果受理不接受邮寄。
校内联系人:薛老师 联系方式:15638547506
教务科研部
2025年4月7日